灣仔舊區的可持續發展

        灣仔是香港最早發展的社區之一。在英國人佔領香港以前,灣仔已經有不少漁民居住,當時叫做 "下環 "。後來經過不斷的填海,灣仔區由今日皇后大道東 "洪聖廟" 附近一帶,伸延到 "金紫荊廣場",海岸線不斷北移,範圍不斷擴闊。灣仔由昔日的小漁村,變成今日的商業區,期間經歷過不少拆遷與改變。

  灣仔有如此悠久的歷史,拆遷與改變從來沒有停止,但仍然保留不少歷史文化建築。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得到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的資助,於2010年1月30日舉辦"灣仔生活文化遊"活動,參加同學在聖雅各福群會街坊導賞員的帶領下,考察了藍屋、灣仔舊街巿、新街巿、環保軒(灣仔舊郵政局)、北帝廟及祇月餐廳(和昌大押)。透過導賞員的介紹,同學都深入認識到灣仔區建築物與街坊生活的密切關係,並明白要進行舊區重建或古跡活化,必須顧及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不可偏廢。在這個網頁裏,我們將簡單介紹考察過的建築物,並就其中三座建築作較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帶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讓其他沒有參加過考察活動的同學,也能了解可持續發展概念在舊區重建的重要性。 


>>從灣仔舊街巿看可持續發展>>

>>保育藍屋 保留社區網絡>>

>>重修北帝廟 須保留文化特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