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雀鳥節圓滿結束

為了提高同學對香港鳥類的認知及讓同學了解雀鳥與環境的關係,環境教育組於2010年11月至12月舉辦了"雀鳥節"活動。"雀鳥節"活動包括:攤位遊戲、聽聲辨鳥比賽、香港鳥類展覽、室內雀鳥辨認大賽、元朗觀鳥遊,節目豐富。所有活動已於12月圓滿結束。特別鳴謝5C關亮瑜同學協助展板製作及美術設計。

更多相片請點擊:http://gallery.clsmss.edu.hk/album158

趙中觀鳥小組參加第十一屆學界觀鳥比賽獲獎

香港濕地公園與香港觀鳥會、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於2010-2011學年合辦「第十一屆學界觀鳥比賽」。比賽分三階段進行,包括鳥類辨識訓練及比賽;野外調查和設計觀鳥導覽路線;實踐與導覽。環境教育組觀鳥小組成員:4B易曉蕾、4B黃浚康、4B葉嘉文及4B湯震宇代表本校參賽,完成第一階段比賽後到元朗南生圍進行野外調查,並撰寫觀鳥路線設計報告及作口頭匯報,最後在第二階段成為紅樹林生境組別首三隊最佳隊伍之一,獲頒$1000書券加以獎勵。

更多相片請點擊:http://gallery.clsmss.edu.hk/album114

「不收取通函」知多少?



有時候大家會在信箱裡收到廣告宣傳單張,除了是有心人放進去之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張傳單的發出者,選用了由香港郵政提供的「通函郵寄服務」,由郵差投進去的。對發放廣告的人而言,選用「通函郵寄服務」的好處是免卻自己動手派發傳單,省時省力。

可是這些大量印刷的宣傳品,在市民眼中又是否那麼重要呢?筆者親眼目睹不少人看也不看這些宣傳品,就直接丟到垃圾箱,甚至丟在地上。雖然大量派發宣傳品的確可以增加市民接觸該產品的機會,但實際上卻只有少數人會閱讀通函的內容,更遑論會對廣告上的產品提起興趣。

不想再接受這類濫發的垃圾嗎?香港郵政由2010年9月1日起,向市民派發「不收取通函」標貼。如果你想停止收取經香港郵政派遞的通函郵件,只須在信箱上貼上這個「不收取通函」標貼,郵差便不會把通函投入你的信箱裏。


「不收取通函」標貼可於全線郵政局、民政事務處各區諮詢服務中心、公共屋邨辦事處和個別私人屋苑的管理處免費索取。

為了未來的地球,我們應該立刻停止收取任何商業機構所發出的通函,一來可以避免信箱充斥林林總總的廣告單張,也可以減低這些機構胡亂製造和印刷這些信件的頻率,為環保出一分力。

(撰稿:4B林駿浩)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班際小農夫種植比賽2010考察活動--參觀菜聯社有機社群辦公室

為了增進各班代表對有機種植的認識,並學習如何栽種西蘭花,環境教育組、生物科及輔導組特別於27/10/2010舉辦"參觀菜聯社有機社群辦公室"活動。菜聯社的導賞員帶領同學參觀環控溫室、實驗田及淡水魚館,並介紹了有機耕作方法和種植西蘭花的技巧,同學都獲益良多,並將會在班際小農夫種植比賽2010中實踐所學!



















更多相片可點擊:http://gallery.clsmss.edu.hk/album89?page=1

2010年9月23日星期四

妥善處理月餅盒及包裝物料










中秋節剛過去,大家有沒有察覺到近年月餅包裝的轉變呢?近年月餅的包裝的確比以往更環保。環保署為了鼓勵月餅生產商參與月餅包裝的環保管理,自2008年推出《自願性月餅包裝管理協議》計劃,邀請月餅生產商簽訂自願性協議,致力減少旗下月餅產品所使用的包裝物料。例如2010年的美心月餅,盒中就沒有了切月餅用的膠刀和膠叉。

可是,市面上依然有一些月餅盒的材料是木材,除了太重不便攜帶之外,也不大環保。我們買月餅時,除了要考慮月餅的品質之外,還要考慮月餅盒的物料,做個明智的消費者。

月餅吃完了,那麼剩下的月餅盒又該如何處置呢?月餅盒通常都會被丟棄。其實,如果你覺得月餅盒制作精美,可以留下來盛東西。我們還可以把月餅盒及潔淨的包裝物料投進環保署的分類回收箱,或者轉交環保團體舉辦的月餅盒回收活動。

總之,我們要妥善處理月餅盒及包裝物料,不要胡亂丟棄!
(撰稿:4B 林駿浩)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觀蝶比賽圓滿結束

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舉辦之"蝴蝶節"壓軸活動--觀蝶比賽,於2010年5月21日在大埔松仔園舉行,共15名初學觀蝶的同學參加。
觀蝶比賽原定於5月7日舉行,因天雨關係延至5月21日舉行。當天上午天朗氣清,不同種類的蝴蝶四出覓食,最宜觀蝶。比賽期間,有同學更發現不大常見的燕鳳蝶。燕鳳蝶是香港境內體型最細小的鳳蝶,其後翅尾突特別長,部份翅膀透明,甚為獨特。經過1 小時30分的比賽,參賽同學獲得了不少觀蝶紀錄。比賽結果現正核算,稍後公布。比賽增設"最佳圖片獎",經評判評審後,由4E李顯鋒同學奪得,所拍攝的品種是"玉斑鳳蝶",現張貼供師生欣賞。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趙中觀鳥小組參與本年度學校觀鳥網絡活動

由漁農自然護理署, 香港觀鳥會及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於本學年舉辦的"學校觀鳥網絡"活動,已於2010年5月15日圓滿結束。本年度"學校觀鳥網絡"共有26所中學參與,接近300名師生參加。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觀鳥小組8位同學亦參加了"學校觀鳥網絡"的活動,並代表趙中取得"普查員級"獎項。

"學校觀鳥網絡"旨在推動觀鳥活動,並促進學校成立觀鳥學會。在本學年,"學校觀鳥網絡"共舉辦了一系列鳥類觀察活動,包括鳥類辨識訓練(巿區, 濕地, 林地, 開闊原野), 鳥類調查, 觀鳥比賽, 工作坊及講座等,活動形式多樣。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觀鳥小組8位同學參加網絡活動後,從對觀鳥一無所知,到現在能辨認幾十種鳥類,並掌握了觀鳥, 鳥類調查的技巧,還了解到鳥類與氣候及環境的關係。在2010年5月15日,"學校觀鳥網絡"舉辦"分享會",讓所有參與學校的同學匯報學習成果。趙中同學以"氣候變化環境中的香港鷺鳥"為題,報告研習所得。報告指出,香港鷺鳥未受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但不排除會受到其間接的影響,如氣候變暖會加速愛德華氏菌, 海豚鏈球菌等病菌的生長, 並有利紅體病等病害的蔓延,影響鷺鳥主要獵物(鯔魚, 羅非魚和日本沼蝦)的生存,間接對鷺鳥的生活造成影響。而氣候變暖也會影響著海平面和泥灘面積,減少香港鷺鳥的覓食地。

為獎勵學校的參與,主辦單位按學校同學的參與程度予以獎勵,趙中觀鳥小組同學表現出色,榮獲"普查員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