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星期一

綠色新春-- 減少使用包裝紙

        在喜氣洋洋的新年裡,我們會看到各大超市、便利店及零售商於店鋪門口擺設包裝攤位,為顧客將送給親友的賀年禮品包上花紙裝飾。人們把禮品包裝得精緻漂亮,希望令禮品看起來更體面,讓收到的人更開心。
         不過包裝一份禮物,就要耗用包裝花紙,而這種做法十分浪費又不環保。香港現時有二百多萬個住戶,如果每戶都使用數張包裝紙,累計下來,所使用的包裝紙可達數百萬張,被砍伐的樹木超過數千棵。由此可見,包裝禮物對於環境的損害十分巨大。因此,為了我們的環境,我們應該減少使用包裝紙,避免砍伐樹木。

  我們可以使用報紙或色彩繽紛的雜誌紙,再花一點小心思,利用特別的技巧去包裝,禮品同樣可以包裝得既漂亮又得體。這樣不單能減少用紙,避免損害環境,還能讓收禮者感受到我們的心意,可說是一舉兩得。

  賀年禮物是我們對於親友的一份心意,無論有沒有華麗的包裝,只要我們充滿誠意的把禮物送出,收禮者自然會感到很高興。在快將來到的農曆新年,我們就嘗試減少使用包裝花紙,一起保護環境吧!


環保包裝方法參考網頁:
報紙裝飾
http://lightcameramonkey.files.wordpress.com/2011/04/newspaper_giftwrapc.jpg

小型禮品盒
http://www.51feibao.com/article-view-898.html

紅包摺紙
http://tw.myblog.yahoo.com/eaglesuker/article?mid=21583&next=21468&l=f&fid=130

(撰稿:陳嘉莉)

2013年1月28日星期一

節能減碳好處多

        節能減碳,顧名思義就是節省能源,減少碳排放量。你也許會問,為什麼我們要節能減碳?節省使用能源又有什麼好處?

        現時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持續上升,長此下去會產生一連串的環境問題:例如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及南極冰層融化,令兩極面積下降,使企鵝及北極熊等生活於兩極的生物失去家園;同時海平線也會上升,沿海或低窪地區可能會被淹沒;全球暖化亦會令氣候失常,農作收穫也會大受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令物種消失,傳播疾病。

         要減輕全球暖化的問題,就必須從節能減碳入手。透過節省能源,我們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從而減輕溫室效應,降低全球暖化的速度,防止因全球暖化而導致的環境問題發生,減輕地球的負荷,亦讓我們所身處的家園不用受到破壞。

        其實,節能減碳一點也不難,日常生活中,我們便可以做到節能減碳:例如離開房間時順手關掉不使用的電器、氣溫低過攝氏26℃時不使用冷氣,儘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等,只要我們持之以恆,每天堅持節省能源的話,我們絕對能夠幫助到地球,減輕地球的負擔的。希望各位能夠為我們的地球著想,為保護我們的環境出一分力!

(陳嘉莉撰稿)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參觀國際環保博覽

        本年度國際環保博覽剛於2011年10月26-29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是次博覽是亞洲區內環保產業的領先商貿展覽會,匯聚最新環保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雲集超過15個國家及地區的環保企業。本屆博覽的主題是「環保科技。共創低碳經濟」,並新增了四個展區,包括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綠色融資、新材料以及檢測認證服務。


        國際環保博覽最後一天開放予公眾人士,我校環境教育組亦組織了一批同學參觀。會場佈置切合了環保的主題,入口通道以竹子引領參觀者進入各展館。導賞員帶領我們參觀香港館的參展攤位,各式各樣的環保產品盡現眼前,如棄置一兩個星期後即可自行分解的塑膠餐具、用廢舊電路板砌成的燈具和裝飾品、將廚餘轉成植物肥料的小型裝置、新式的省電空調雪種、新型電動車等等。除此之外,同學還見識到不同的機構都在努力地改善產品,如採用較環保的可再生物料,務求達致企業社會責任與追求經濟收益的平衡。

是次國際環保博覽有超過260個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參展,推廣節能產品、再生能源技術、再生能源和廢物處理技術等。去年吸引了接近一萬人參觀。

(撰文及圖片:5A 郭寶珠)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班際小農夫種植比賽2011考察活動--參觀菜聯社有機社群辦公室


為了增進同學對有機種植的認識,並學習如何栽種蕃茄,環境教育組、生物科及輔導組特別於22/10/2011舉辦”參觀菜聯社有機社群辦公室"活動。菜聯社的導賞員為同學講解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方法及其對環境的好處,又帶領同學參觀環控溫室及及實驗田。導賞員在溫室苗圃中教授移植菜苗的技巧,還讓同學親身嘗試。同學在當天的活動中表現投入,並將會在班際小農夫種植比賽 2011中實踐所學。

(撰文:5B 易曉蕾)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逆轉氣候變化大行動」講座聽後記

日前,香港科學館舉辦了名為「逆轉氣候變化大行動」的講座,這是「全球暖化與氣候異變」系列的最後一場。當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高登義教授是主要的嘉賓講者。高教授曾多次到訪「三極」(指南極、北極以及青藏高原),對三極的現況及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了解甚深。下文將介紹當天講座的內容。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有直接關係嗎?

  一九零六年與二零零五年間,全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攝氏0.74度,往後每一百年會繼續上升0.74度或更多。高教授指出,全球暖化並非單單由人類引起,經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固然是加劇全球暖化的「黑手」,然而,地球自身的變化也是全球暖化的「幕後黑手」。在十三萬年前,人類活動不甚活躍,卻有出現過兩到三次的「高溫期」,高教授質疑溫室氣體排放過多是全球暖化主因的說法。高教授又指出,我國的發展急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多,按道理氣溫應隨著碳排放量的增加而持續上升,不過中國近年的平均氣溫變化是波動的,而非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成正比地上升。因此,高教授認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不是與全球暖化直接掛鉤的。

全球暖化對極地生物的影響

  說起極地動物,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企鵝和北極熊。北極位於人類活動頻繁的北半球,受到氣候轉變的影響也較大。海水溫度上升,海豹和海象要尋找較冷的水域棲息,令北極熊失去了主要的食物來源;一些較聰明的北極熊就適應了環境,改行吃魚和海帶了!北極熊熟練的運用牠們的前爪來抓魚,而且牠們越來越親近人類,會大膽的接近人類的橡皮艇,也有向人類討吃的。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既然連北極熊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這麼強,人類也不應落後吧!高教授引述2005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葉篤正的話──「我們要在不確定的生活中確定的生活,認識並適應於天。」高教授認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應該先對身處的環境及世界有充足的認識,然後適應它,在充滿未知因素的環境中,實行已被確定的綠色生活,愛護環境。這樣才可以在氣候變化的環境中繼續生存下去!

(撰文:5A 郭寶珠)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9月份能源巡查有待改善紀錄

以下數字是9月份各班違反環保約章的次數

1A 0
1B 1
1C 1
1D 1

2A 0
2B 1
2C 0
2D 2
2E 1

3A 0
3B 1
3C 0
3D 1
3E 3

4A 3
4B 0
4C 2
4D 0
4E 1

5A 1
5B 0
5C 2
5D 0
5E 2

6A 3
6B 1
6C 1
6D 5
6E 2

7A 0
7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