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生態遊

   4/7-10/7為試後活動日,正好走出課室,舒展身心.環境教育組 ,生物科及輔導組即將舉辦"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生態遊"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08年7月9日(星期三)
時間:08:45---13:00
集合地點:學校正門
費用:旅遊車費15元正
活動地點: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快把握機會參加!中一同學參加此活動, 更可登記為"環保之星獎勵計劃"活動次數. 如欲報名,請即以電郵回覆cpfung@clsmss.edu.hk,將有專人送上家長通知書。

截止日期:2008年6月25日

2008年6月8日星期日

六個環保團體的懇切呼籲---刻不容緩 要求管制電廠溫室氣體排放

香港天文台最新警告,全球氣候正急速惡化,香港冬天將提早在二十年後消失!政府已經向立法會提交法案,準備在未來兩個月修改《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以限制中電和港燈在2010年後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然而,二氧化碳這種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竟然不受監管!六個環保團體聯手發起市民網上簽名的緊急運動,促請政府管制電力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請你立即加入我們的行動,留住冬天!

兩家電力公司是香港最大的溫室氣體源頭,排放全港七成的二氧化碳,對造成氣候變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政府至今只限制電力公司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對管制其二氧化碳卻諸多推搪!

請點擊連結http://write-a-letter.greenpeace.org/402,聯署信件,將你的訴求發給行政長官曾蔭權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要求政府在《空氣污染管制條例》中,加入管制電力公司二氧化碳排放上限的內容,停止縱容兩電加劇氣候變化危機!

發起團體(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地球之友 綠色和平 環保觸覺 綠領行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爭氣行動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拉姆薩爾"的意思是......---問答遊戲結果公布

米埔全稱"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 "拉姆薩爾"的意思是什麼?

這個問答遊戲主要是測試大家對"米埔"的認識, 先看看參加同學的作答情況:

A. 地名 1人 (4%)
B. 國際公約的名稱 3人 (14%)
C. 偉人的名字 0人(0%)
D. 上述的A項和B項都是正確的 14人 (66%)
E. 上述的B項和C項都是正確的 3人 (14%)

正確答案是D項。 拉姆薩爾公約(Ramsar Convention),是為了保護濕地而簽署的全球性政府間保護公約,於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薩爾簽署,當時有18個發起締約國,到2004年9月為止已有141個成員,1387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而米埔於1995年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拉姆薩爾"既是地名,也是國際公約的名稱。

這次答中的同學達66%,可見同學對米埔有相當的認識。如欲知道米埔的詳情,請點擊: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1%B3%E5%9F%94&variant=zh-hk

截至2008年5月31日作答總數: 21人

截至2008年5月31日瀏覽此Blog的總人次:1788人次

趙中環境教育組同學勇奪"環境資源多面睇問答比賽"亞軍


  為了加深中小學生對地球危機的了解,並學習如何保護環境,長春社得到Exxon Mobil的贊助,於2007至2008學年舉辦"環境資源多面睇問答比賽"。是次比賽分兩部份進行,第一部份是長春社派員到學校舉辦講座,提高學生對環保及地球資源的認識;第二部份是於5月31日舉辦問答比賽,測試參賽同學對有關問題的認識。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5位同學組成了隊伍參賽,勇奪中學組亞軍。

  "環境資源多面睇”講座已於2007年11月25日在聿修堂舉行,對象是中一及中二的同學。當天長春社職員向同學說明了香港人不環保的生活方式,並指出這種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危害,最後提出了"綠色生活"概念讓同學參考。至於問答比賽部份,於2008年5月31日假奧海城二期北翼中庭舉行,趙聿修紀念中學環境教育組4A程光明、4A胡曉惠、4A葉賽怡、3A葉榕浩及2E林浩鏘五位同學組成了隊伍參賽。當天中學組共有9支隊伍參加,競爭激烈,趙中同學於初賽首部份表現失準,得分不高,唯同學沉著應戰,於搶答題部份後來居上,奪得了出線權。決賽部份共有5支隊伍入圍,趙中同學憑著平日充份的準備,努力作答,最終在強敵手中奪取了中學組亞軍。

  賽後隨即舉行頒獎禮,頒獎嘉賓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自然保育及基建規劃科)鄧智良先生,參賽同學獲頒亞軍獎座及獎品壹仟弍佰元書券。


比賽相片已上載至學校相片庫,請點擊以下連結觀看:

http://gallery.clsmss.edu.hk/album112 (環境資源多面睇問答比賽)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元朗, 天水圍老照片分享

老照片可以讓我們懷緬過去, 可以讓我們反思現在! 你家有元朗和天水圍的老照片嗎? 試翻開你家的相簿, 看看有沒有能夠呈現元朗和天水圍舊貌和昔日生活的老照片, 把它掃描後的照片檔寄來cpfung@clsmss.edu.hk , 並加上一段幾十字的說明, 介紹拍攝的地點, 兼可談及你的感受, 回憶 及其他. 最好能附上你的班別及班號. 經整理後, 我們將放上此BLOG, 讓各方友好一同欣賞. 你珍藏的老照片更有可能是歷史見證!

註: 1.距今5年或以上已算作老照片, 當然, 我們更歡迎10年, 20年或以上的老照片!
2.如你給我們寄去照片, 我們將奉上一份小禮物以表謝意.
3.如不欲公布你的姓名, 請在電郵中說明.
4.如你沒有掃描器, 可把照片交給馮老師(B房), 掃描後當即歸還!

"何謂有機農產品?"---問答遊戲結果公布

這個問答遊戲主要是測試大家對"有機農產品"的認識, 先看看參加同學的作答情況:

A. 不施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及人工合成物料的農產品 1人(4%)
B. 不施行基因改造及施用其衍生物的農產品 0人 (0%)
C. 運送過程中確保不會受到污染 0人 (0%)
D. 上述A 項和 B 項都是正確的 18人 (75%)
E. 上述A項和 C項都是正確的 0人 (0%)
F. 上述A, B和 C項都是正確的 5人 (20%)

選擇D項的同學多達18人(75%), 顯示大家對"有機農產品"有一定的認識, 但這個並非正確的答案. 台灣"農糧署"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的規定, 除了對生產環境、轉型期、作物和品種、雜草控制、土壤管理、病蟲害管理等有所規範外, 還特別對"收穫、調製、儲藏、加工、包裝及行銷"作出了相關的規範, 其中指出了"確保有機農產品不會受到非有機農產品之混雜或污染,採收過程及其收穫後之調製、貯存、加工、包裝及行銷,均應與一般農產品分開處理。 "而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的"有機生產及加工標準"也規定了"當有機產品與非有機產品一同運輸時,必須將有機產品妥善包裝,並附有清晰標記,確保有機產品不會與非有機產品混雜。"由此可見, 有質素的有機農產品既有嚴格的生產標準, 也有嚴格的運輸和包裝的規定. 因此, 正確答案是"F", 這次只有5人答中, 請各位下次努力!!

截至2008年4月30日作答總數: 24人
截至2008年4月30日瀏覽此Blog的總人次:1376人次

2008年4月27日星期日

打印機耗材回收為環保!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這句回收口號大家都耳熟能詳。很多人以為,只有廢紙、金屬和塑料才可以回收。其實,除了以上三類物品外,舊衣、舊充電池、舊電器、舊打印機墨盒和碳粉盒也是可以回收的。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回收打印機耗材──墨盒和碳粉盒。

墨盒的體積很小,大家可能認為它不會增加堆填區的負荷,可以隨便棄置。但是,據「綠領行動」的調查發現,全港每年棄置二百二十三萬個碳粉匣及噴墨盒,大大增加了堆填區的壓力。更嚴重的問題是,碳粉盒(硒鼓)的碳粉和墨盒的墨水含有害物質,會造成污染。據內地傳媒報道,墨盒的一滴墨水能污染60立方米水源,一個舊碳粉盒內至少有100克有害粉塵,而墨盒的電路板也含有重金屬。如果我們隨處丟棄,將會對環境構成嚴重的污染。回收打印機耗材,可以大大減低污染,也可以節省大量可以循環再用的資源。

  在循環再造的過程中,專業的回收商會清除有害物質,減少污染。而打印機耗材的塑料可以回收再造,製成各種塑膠用品。有的打印機耗材商會重新添加墨水或碳粉,將這些打印機耗材「再生」,循環再用,達至零棄置的效益。循環再用打印機耗材,能有效地節省80%的能源及原料消耗。由於可見,舊墨盒和碳粉盒並不是廢物,而是很有用的資源。

  現在,回收打印機耗材一點也不普遍。很多人都不知道打印機耗材的回收地點。其實,大家可以參加打印機耗材的原廠回收服務;一些屋村商場內,也會設置打印機耗材回收箱。如果你找不到回收地點的話,你也可把打印耗材帶回學校,交給環境教育組或女童軍的負責老師,我們將會把它送到環保組織──綠領行動,然後轉交專業廠商循環再造。

有不少國家都以法例規定回收打印機耗材及鼓勵國民使用再生耗材,部份國家再生耗材的使用率更高於五成。德國、日本及一些北歐國家還有產品標籤制度,規範了再生打印機耗材的品質和環保表現。可惜,香港的步伐徘徊不前。

 等待政府立法,似乎遙不可及,不如立即行動,積極參與打印機耗材回收,將對環境的傷害減至最低!



(撰稿: 7S 李溢藍 演講: 4A張景珊)


去年本校代表參觀珠海打印機耗材回收廠的情況:http://gallery.clsmss.edu.hk/album86

=========================================


附: 打印機碳粉盒墨水盒回收廠考察記

7A 麥浩鈴 廖嘉敏 2E 林浩鏘

  本校環境教育組負責老師和我們三位學生代表,於二零零七年七月二十日,參加了綠色學生聯會舉辦之「打印機耗材回收挑戰賽珠海考察活動」。我們從香港出發,到廣東省珠海市科技園,參觀一家碳粉盒(硒鼓)和墨水盒回收廠,考察其回收再造的過程。

  我們首先參觀了該廠的注塑工場,這個工場製造碳粉盒的各種部件,用作更換舊碳粉盒裏已經損耗的零件。然後,我們到了碳粉盒和墨水盒處理部門,深入地了解生產工序。

  一個用完的碳粉盒和墨水盒要循環再生是需要很多工序的:

一,收集。生產商從各種渠道收集大量用完的碳粉盒和墨水盒;
二,篩選。篩選出適合循環再生的碳粉盒和墨水盒,不合格的會回收,用於其他用途,如膠盒可再造成塑膠原料;
三,清洗。盒內剩餘的碳粉或墨水會被抽走,然後清洗舊盒;
四,重注。工人把新的墨水或碳粉注入潔淨的舊盒內;
五,測試。生產商為每一個循環再生的碳粉盒和墨水盒進行印刷測試,確保品質與原裝的媲美;
六,包裝。經過包裝,舊的碳粉盒和墨水盒就循環再生了。

  參觀過碳粉盒和墨水盒處理部門後,我們又考察工廠的環保設施。這家工廠非常注重環境保護,按照國際ISO14001標準進行環境體系管理。由於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水,所以這家工廠設立了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過的水會循環再用於灌溉和清潔,務求做到零污染的效果。

  這家碳粉盒和墨水盒回收廠的規模龐大,潔淨衛生,井然有序,是一家現代化的大型企業,令我們大開眼界。他們在生產的過程中亦兼顧環保,令我們對工業生產與環保的關係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會。